图片
中医讲究 “天人相应”,夏至过后,阳气浮于体表,脏腑却易现虚寒之象。此时 “以热养热” 不仅是温煦肾阳的妙法,更是化解体内结节的关键。结节多因气滞、血瘀、痰凝而成,而阳气不足,推动无力,正是这些病理产物积聚的根源。
《素问・生气通天论》强调 “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”。阳气如同自然界的太阳,能温通气血、运行津液。当阳气虚弱,气血运行迟缓,津液代谢失常,痰瘀互结,便易形成结节。
夏至后若过度贪凉,更会加重体内阴寒,使气血凝滞,结节愈发严重。“以热养热” 通过温热之法,能驱散体内阴寒,促进气血流通,从而化解结节。
比如艾灸丰隆、足三里等穴位,丰隆为化痰要穴,艾灸此穴可健脾化痰;足三里是胃经合穴,艾灸能调理脾胃,增强气血生化之源,推动气血运行,帮助消散结节。
图片
曾接诊一位甲状腺结节患者,42 岁女性。初诊时,患者自述近半年来常感神疲乏力,即使睡眠充足,晨起仍觉困倦,畏寒肢冷明显,夏季在室内需穿长袖衣物,手脚也难以暖和。
观其面色萎黄无华,舌淡胖、边有齿痕,苔白腻,切脉沉细而滑。
询问得知,患者因工作压力大,长期熬夜加班,又喜食生冷饮品、爱吹空调,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 3 类,B 超显示结节边界尚清、形态规则,伴甲状腺功能轻度异常。
患者长期熬夜耗伤阳气,贪凉饮冷损伤脾阳,导致阳气不足,温煦功能减弱,故畏寒肢冷;脾阳亏虚,运化失职,水湿内停,聚而成痰,湿性重浊,所以神疲乏力、苔白腻;舌淡胖、边有齿痕,脉沉细均为阳虚之象,脉滑则提示体内有痰邪。
综合判断,辨证为阳虚痰凝,此乃甲状腺结节形成的关键病机。
图片
治则“温阳散寒、健脾化痰”。
开方:制附子 (先煎),干姜 ,茯苓 ,白术 ,法半夏 ,陈皮 ,浙贝母 ,夏枯草 ,牡蛎 (先煎),甘草 。
方中制附子大辛大热,补火助阳、散寒止痛,为温阳要药,先煎可降低毒性;干姜温中散寒,与附子相须为用,增强温阳之力;茯苓、白术健脾渗湿,恢复脾胃运化功能,杜绝生痰之源;法半夏、陈皮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;浙贝母、夏枯草清热化痰、散结消肿;牡蛎软坚散结,辅助消散结节;甘草调和诸药。
诸药合用,共奏温阳散寒、健脾化痰、软坚散结之效。同时配合每周 3 次足三里、丰隆穴艾灸,温通经络,促进药效发挥。
夏至,太阳抵达北回归线,天地阳气盛极而衰,此时“以热养热”顺应自然规律,借温阳散寒、健脾化痰之法调理结节,更加的事半功倍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旗开网配资-10倍杠杆炒股-合肥股票配资公司-线上股票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